本书为“十三五”职业教育规划教材。
本书共分7章,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、电路的分析方法、单相正弦交流电路、三相正弦
交流电路、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暂态分析、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及互感电路等。书中有丰富的典型例题,每节有
思考题,每章有本章小结和习题,便于学生自学。本书编写基本概念叙述清楚,理论联系实际,语言简练通畅,
避免烦琐的理论推导和计算,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。
前言
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
1.1 电路与电路模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
1.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
1.3 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7
1.4 电路的基本元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8
1.5 基尔霍夫定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9
本章小结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4
习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5
2 电路的分析方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9
2.1 电阻的串并联及其等效变换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9
2.2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35
2.3 支路电流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39
2.4 节点电压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41
2.5 叠加原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44
2.6 戴维南定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46
本章小结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50
习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51
3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55
3.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55
3.2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63
3.3 电阻、电感和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71
3.4 RLC并联电路及复阻抗的串并联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74
3.5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77
3.6 电路的谐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朱敏,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基础部,2017年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信息工程专业硕士毕业,多年来主要讲授《电工电子技术基础》、《电工基础》与《电子技术基础》等课程。同时负责《电工电子技术基础》课程建设,参与教育厅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《电工技术》课程建设、《电子技术基础》课程建设;积极开展科技开发活动, 主持重大横向课题2项(《高静压风管空调机用电机研发及产业化》、《基于菌群优化算法的智能PID控制器的设计研究》);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常州大学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研究》。
本书以高职高专电气类专业为背景,
立足于高职高专学生实际基础,根据教育部最新的“高职、高专教育电工基础课程基本要
求”编写而成。